协会概况

    推广品牌

    季琦,被人看不起的穷小子 一连办了三家在美国上市的大公司

      2017年开春后,连锁酒店华住集团新闻不断。2月底,华住宣布以36.5亿人民币全资收购桔子水晶酒店集团;3月中旬,集团发布财报,2016年盈利8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84.3%;同一时间,华住入围2017“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”,稳居酒店类品牌三甲……

      这家201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酒店集团,目前市值已达282亿人民币。掌舵这个百亿帝国的,是极具传奇色彩、被喻为“创业教父”的季琦。

      短短十年间,季琦先后带领携程、如家和汉庭(如今的华住)成功登陆纳斯达克,创造了世界企业史上的奇迹。如今,这三家公司市值都已超过百亿。

      出身寒门的“贵子”

      季琦是个地道的农村孩子,1966年出生于江苏如东的他,种过庄稼插过秧,挑过大粪杀过猪,小小年纪就干过很多农活儿,吃过不少苦。

      去上海念大学是季琦第一次离开老家,1985年,初到“大城市”上海,季琦一下子打开了眼界,却也陷入了自卑——总有人笑话他是“乡下人”,他自己也感觉“什么都缺”,缺钱,缺知识,缺文化……似乎没有一样比得上别人。

      于是,他开始拼命看书学习。除了研究专业,季琦还阅读了大量文史类书籍,许多影响他日后创业经营的思维、思想和文学素养,都来自这一时期。

    那时的季琦,总想着“发达”,而他对发达后的想象,不过是“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吃碗面,再打车回来。”从小到大的艰苦,激发了季琦异常强烈的成功欲望,他很推崇名著《约翰· 克利斯朵夫》,非常喜欢书中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,以及对事业的追求。

      那时的季琦,总想着“发达”,而他对发达后的想象,不过是“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吃碗面,再打车回来。”从小到大的艰苦,激发了季琦异常强烈的成功欲望,他很推崇名著《约翰· 克利斯朵夫》,非常喜欢书中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,以及对事业的追求。

      1989年从上海交大力学系毕业后,嫌原专业太过枯燥的季琦考上了同校的机器人专业研究生,就读期间,他首次接触了计算机,成为了精通软硬件和组网的高手,由此还攒下了不少“外快”,生活开始转变,他一下子成为了学校里的“有钱人”。

      与互联网结缘

      季琦真正与互联网结缘是在美国。

      1994年,季琦结束了毕业后第一份在上海计算机服务公司的工作,带着1万美元去了美国。他想去那儿长长见识,更重要的是,想寻找机会以便回国创业。

      一次偶然,季琦在甲骨文总部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。“当时用的还是特别早期版本的Mosaic浏览器,就上到了杨致远刚刚开发的Search Engine上,速度非常非常慢,所以我们两人只好一边等一边喝咖啡。不过,当我要查询的信息终于一行行从屏幕上显现出来的时候,我真是感到极度的兴奋,这东西太神奇了!”

      从此,季琦迷上了互联网,他总觉得自己跟互联网“有缘”。直觉告诉季琦,互联网是个能给人带来巨大机会的事物,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的发展,这种判断在我的脑海里变得日益明确、清晰和牢固。对我个人而言,一直不存在是否要做互联网这样的决策取舍,而关键是如何去做,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。”

    在美国的一年,彻底逼出了季琦的创业激情,1995年回国后,他开始在IT领域耕耘创业。为了赚钱,季琦做过系统集成,也做过ISP(互联网服务提供商)、软件开发等等,靠着这些业务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但他始终惦记着的,还是如何续圆互联网之梦。

      在美国的一年,彻底逼出了季琦的创业激情,1995年回国后,他开始在IT领域耕耘创业。为了赚钱,季琦做过系统集成,也做过ISP(互联网服务提供商)、软件开发等等,靠着这些业务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但他始终惦记着的,还是如何续圆互联网之梦。

      创立携程,一上纳斯达克

      不久之后,机会来了。

      季琦与时任甲骨文中国区咨询总监的梁建章是校友兼好友。1999年春节过后,两人在一起喝酒海聊,他们聊了整整一宿,从互联网经济到美国网络公司,从纳斯达克到IPO……

      这天后,他们做出了一个最终改变命运的决定:做一个向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,做“互联网+旅游”,两人也就此成了国内实践“互联网+”的第一波人。

      为什么是“旅游”?这个市场有多大?

      华商韬略梳理的数据显示:1998年,中国国内的旅游收入达2391亿元人民币,同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26.02亿美元,当时的中国被世界旅游组织认定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。

      而在经营上,国内旅行社的营业毛利率不足10%,全国旅行社的总市场占有率不到5%,换句话说,其余95%的市场都是散客。

      如果能抓住这些散客,盈利空间自然毋庸置疑。但这就需要绕开传统,思考新的商业模式。此时,能够打破地域、时间和管理限制,可以非常方便地为自助型旅游散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互联网,成了绝佳选择。

      想好了就开干。根据设定的思路,季琦和梁建章又拉来了两位交大校友,一个是具有多年投行经验的沈南鹏,另一个则是旅游业经验丰富的时任上海旅行社总经理范敏。四人各有所长,各司其职,“携程四君子”的技能互补型团队正式成立。

      1999年6月,携程旅游网的相关业务正式启动。创业之初,已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,深谙中国民情和生存之道的季琦,承担着最大重任。而其他三位团队成员彼时都还没有真正“下海”,更像是兼职创业者,他们更多是利用工作之余与季琦一起开会讨论。

      从旅行网成立到进入市场,携程团队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。

      如同车刚启动时烧油最多,创业团队不到3个月就花完了100万的启动资金,融资成了最迫切的生存需求。按理说,这是有着多年投行经验的首席财务官沈南鹏的任务,但由于他以前运作的都是大项目,大投行根本看不上小企业生意,再加上当时的业务切入并不被看好,携程寻找投资步履维艰。

      无以为继之际,季琦的人脉关系派上了用场。因为此前的工作关系,他与IDG的章苏阳建立了一点联系。在与“四君子”碰完面、衡量再三后,IDG决定向当时看上去并不完美的携程投资50万美元,入股20%左右。拿到了钱,团队的工作才得以推进,携程旅游网(Ctrip.com)也在1999年10月底正式上线,季琦担任CEO。

    携程当时的商业模式参照的是美国Expedia、Travlocity等旅游网站,同时还根据中国本地情况推出了一系列自助化旅游的实用性服务,比如在既定的旅游预算和所选时间段里,为用户提供可选择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。

      携程当时的商业模式参照的是美国Expedia、Travlocity等旅游网站,同时还根据中国本地情况推出了一系列自助化旅游的实用性服务,比如在既定的旅游预算和所选时间段里,为用户提供可选择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。

      旅游资讯+旅游电子商务是携程最初的定位,这与当时所有其他旅游网站如艺龙、城市旅游网等并无本质差别。从卖机票,到卖景点门票、零售旅行社的团队保价……携程尝试了多种盈利模式,但都收效不佳。

    转摘部分

    版权所有:中国国际品牌协会
    监督:马秀群   电话:13911874999   网站:http://www.zhonghuapinpai.org